【日常生活】閱讀 | 被討厭的勇氣
in

想知道哲學嗎?
相信因果論嗎?
或是…
明白”活在當下”嗎?
其實…我只想知道什麼是”堅持”、什麼是”生活”

我們都知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會讓自己很快樂
可是,往往會因為別人的眼光與建議
慢慢的…退縮、懷疑
那種不確定的感覺,就像是蒙著眼走在高空的鋼索上
開始猶豫自己的選擇的方向是不是偏差了
但是,又會有另一個聲音告訴你
相信你自己、勇敢的往前走
其實,很多人都忘記問問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忽略自己的感受,去迎合別人
這裡的別人其實就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朋好友
通常他們會左右自己的決定、影響自己的判斷
而這就是我們成長的環境…不是嗎?

這是因果論最典型的樣本
我們都會認為凡事都是有跡可循的
因為某一種因素,所以會產生某一種後果
事實上,這樣的理由是很好的避風港
應該這樣說,我們都忘記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
我並不反對因果論
因為在分析的過程中可以認識自己
而阿德勒的哲學
可以看清楚自己所選擇的”課題”

這本書依循著哲學家”阿德勒”的思想所延伸書寫
利用一位年輕人與教授對於人生的際遇、難題與困惑的問答
闡述了阿德勒對於人生哲學的看法
有點像”與神對話”這本書
這兩本書都不斷地強調,”你(妳)”有選擇權,不管有沒有意識!
然而我想要分享的是”課題”與”活在當下”

“課題”這裡用了很可愛的方式解釋
家裡的小朋友不喜歡讀書、考試的成績不好
此時,父母親想要逼迫小孩子讀書,所以用打的、用罵的
“讀書”是誰的課題,”考試成績”又是誰的課題,”冀望未來”又是誰的課題
讀書是孩子的課題,與父母無關的
考試的成績是孩子的課題,也與父母無關的
而擔心未來發展是父母的問題,那就要父母自行解決
聽起來很怪誕,事實上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簡單來說,要不要讀書是要孩子自己決定
考試的成績也會因為孩子想不想要讀書而有所影響,跟父母無關
而父母親冀望孩子未來有所成就,就想辦法引導及協助,但別左右孩子的決定
這個角度是站在彼此都是一個個體的觀點來解釋的
而且這是一個事實
當然,也會有人說,孩子想要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呢?父母親還要協助他嗎?
阿德勒的觀點則是:可以教導、可以導正,倘若孩子還是執意要做,那就是孩子的課題了
看似無情的觀點,其實是暗喻著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自己的責任,跟別人沒有關係
所以別因為別人的決定、看法、建議…等,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想法與決定
因為你自己要明白,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面對的”課題”

接下來討論”活在當下”
解釋這四個字的角度有很多
你可以說是享樂主義
也可以說是積極樂觀
而我個人覺得是把握當下,把此時此刻的生命燃燒到極致
燃燒與揮霍是不一樣的
揮霍是漫無目的、是浪費的
而燃燒是有目的、有方向的
把握毎個機會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夢想)
把握毎次感覺去體驗自己想要的人生
這就是活在當下

想要活在當下,就必須要瞭解自己所選擇的課題
去完成、去實踐、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那些反對的聲音是羨慕你的、是忌妒你的
因為他們不敢像你一樣做出”選擇”

或許我詮釋的有點極端
但是我希望想看這本書的人
可以用客觀的角度來看看這本書
你會發現最終的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

Post Comments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